草逼免费-在线三区-精品网站999-久久成人动漫|www.pazck.com

詳細內容 當前:首頁 > 行業新聞
TC4鈦合金鍛造坯料幾個火次才能符合GJB-2218A軍標級別要求?

TC4鈦合金名義成分為Ti-6Al-4V,1954年由美國研制并與當年開始了工程化應用,是目前所有鈦合金材料中應用范圍最廣、使用量最大、研究最為深入、技術成熟度最好的鈦合金牌號之一。在各型軍用戰斗機、軍用運輸機、民航客機、航空發動機、衛星、導彈等航空航天飛行器及化工、醫療等領域獲得了廣泛應用。


國軍標GJB2218A-2008《航空用鈦及鈦合金棒材和鍛坯規范》規定了航空結構件用鈦合金棒材和鍛坯的要求、質量保證規定和交貨準備,對材料的熔煉方法、規格、狀態、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、低倍組織、高倍組織等做出了明確要求。對于鈦合金棒材或鍛坯生產,實踐證明,最需要嚴格刻意控制的是低倍組織、高倍組織及力學性能。一般要求其棒材的低倍組織檢查中不允許存在肉眼可見的清晰晶粒,同時要求高倍檢查時的顯微組織為α+β兩相區加工產生的組織,無完整的β晶界(在β基體上的等軸α組織,或等軸和拉長的α組織),室溫拉伸性能要求:σb≥895MPa、 σ0.2≥ 825MPa 、δ≥9% 、 ψ≥20%。


要生產出滿足軍標GJB2218A—2008要求的各類TC4鈦合金棒材或鍛坯,最關鍵的是其從鑄錠到棒材的鍛造過程及工藝控制。


鍛造有兩方面的目的:


一是改變產品的外形尺寸,以獲得最終需要的坯料規格;


二是改善合金的組織及性能,通過變形和再結晶使合金的晶粒細化、組織均勻,同時壓合一些內部缺陷使合金組織變得致密、性能提高。


為了生產出滿足軍標技術要求的TC4鈦合金鍛坯,同時盡可能減少鍛造火次降低生產成本,我們探索研究了鍛造火次與TC4鈦合金鍛坯低倍組織、顯微組織、室溫力學性能的關系。

1. 試驗材料及方法


(1)試驗材料


選用一級海綿鈦、Al-V中間合金、精鋁豆等,按TC4鈦合金的名義成分進行配料、壓制電極塊、組焊自耗電極,然后采用三次真空自耗電弧爐熔煉成φ450mm的TC4鈦合金鑄錠。經檢測,鑄錠的化學成分均滿足GB/T3620.1—2007 標準要求:w Al=5.50%~6.75%; wV= 3.5%~4.5%。在TC4鈦合金鑄錠冒口端取樣測試(α+β)/ β相變溫度,按照HB6623要求采用金相法測試的(α+β)/ β相變溫度為998℃。


(2)試驗方法


幾乎所有軍用標準或航空標準中都要求TC4鈦合金棒材或鍛坯、鍛件的顯微組織為等軸組織或混合組織。要生產出滿足軍標或航標規范要求的TC4鈦合金棒材或鍛坯、鍛件,關鍵需要控制其生產過程中的火次、鍛造溫度與每火次變形量。


鈦合金開坯鍛造時,為改善其粗大組織的塑性及降低整體鑄錠的變形抗力,首次加熱選擇在(α+β)/β溫度以上100~200℃,隨后鍛造加熱溫度逐漸降低,最后火次選擇在(α+β)/β溫度以下加熱鍛造。


此次試驗制定鍛造工藝方案如下:


第一火次:加熱(β /(α+β)轉變點以上160 ℃,兩鐓兩拔,鍛后空冷。

第二火次:加熱(β /(α+β)轉變點以上20℃,兩鐓兩拔,鍛后空冷。

第三火次:加熱(β /(α+β)轉變點以下20℃,兩鐓兩拔,鍛后空冷。

第四火次加熱(β /(α+β)轉變點以下50℃,兩鐓兩拔,鍛后空冷。

第五火次:加熱(β /(α+β)轉變點以下60℃,兩鐓兩拔,鍛后空冷。


每火次鍛造后在其端面鋸切厚 25mm 試片,按800℃×60min、AC工藝退火處理后,切取試樣進行低倍組織、高倍顯微組織檢查及室溫拉伸測試。低倍及高倍試驗腐蝕采用V( HF)∶V( HNO3)∶V ( H2O) = 1∶3∶10 的腐蝕劑,在Olympus/PMG3型光學顯微鏡上進行,室溫拉伸性能測試在Instron型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進行。


2. 試驗結果


(1)不同鍛造火次后TC4鈦合金鍛坯低倍組織

第一、第二火次鍛造后:TC4鈦合金鍛坯低倍組織為粗大清晰晶粒,

第三火次鍛造后:TC4鈦合金鍛坯低倍組織為細小的清晰晶粒,

第四火次鍛造后:TC4鈦合金鍛坯低倍組織為半清晰晶,

第五火次鍛造后:TC4鈦合金鍛坯低倍組織為模糊晶。


第五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低倍組織達到了GJB2218A—2008的要求。


(2)不同鍛造火次后TC4鈦合金鍛坯顯微組織

第一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顯微組織為粗大的魏氏組織。


第二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顯微組織為相對細小的魏氏組織。魏氏組織的特征是存在明顯的晶界,即顯微組織為粗大的原始β晶粒,β晶粒的晶界上分布著明顯的晶界α,原始β晶粒內部為片狀或條狀的α相。

第三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顯微組織為粗大的網籃組織。

第四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顯微組織為細小的網籃組織。網籃組織的特征是顯微組織中已經觀察不到明顯的晶界α長條相,其原始的晶界α長條相經過大的變形已經得到破碎,原始晶內的α片或條已經破碎并變得較為短小,但是總體上呈現出條狀α相相互交織像編制的網籃一樣。

第五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顯微組織為等軸組織,由約80%以上的初生等軸α相和殘留β相組成。顯微組織中的等軸α相的相貌呈球形、橢圓形或小長條形,β轉基體由細小的條狀α及細條之間黑色的為殘余β相組成。

第五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顯微組織達到了GJB2218A—2008的要求。

(3)不同鍛造火次后TC4鈦合金鍛坯室溫力學性能

不同鍛造火次對TC4鈦合金鍛坯熱處理后的室溫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。

從表1中試驗數據可看出:


第一火次鍛造后 

TC4鈦合金鍛坯室溫抗拉強度高于GJB2218A-2008標準的指標要求,但是塑性較差(斷后伸長率壓線、斷面收縮率一直不合格),不能滿足技術指標要求;

第二火次鍛造后

TC4鈦合金鍛坯的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及斷后伸長率達不到GJB2218A—2008標準要求;

第三火次鍛造后

TC4鈦合金鍛坯的抗拉強度達不到GJB2218A-2008標準要求;

第四火次、第五火次鍛造后

TC4鈦合金鍛坯抗拉強度、屈服強度、斷后伸長率及斷面收縮率均滿足GJB2218A-2008標準要求,而且第五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一組試驗數據相近,其屈服強度要明顯高于其余火次,說明合金不同區域顯微組織較為均勻。

通過以上可看出,第四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力學性能達到了GJB2218A—2008標準的要求,但是其低倍組織、顯微組織不能滿足GJB2218A-2008標準的要求,第五火次鍛造后TC4鈦合金鍛坯的低倍組織、顯微組織及力學性能均能達到GJB2218A-2008標準的要求,所以按照設計的鍛造工藝經過五火次鍛造就能夠生產出滿足GJB2218A—2008標準要求的TC4鈦合金鍛坯。